3月的世界杯预选赛对大洋洲来说是一场胜利。新西兰以5战全胜,得失球29比1的绝对优势获得直通世界杯的资格。而转投亚洲区的澳大利亚积13分位列C组第二,有望连续五次进入世界杯。在48队世界杯背景下,名额分配是否平衡成为讨论焦点。
2026年世界杯扩军到48队,旨在让足球“第三世界”国家受益,通过参赛奖金和电视转播、赞助收入推动当地足球发展。此前32队世界杯未能覆盖全球人口和经济影响力。2022年世界杯32支参赛队所在国家总人口仅占全球19.8%,GDP占比57.8%。因此,国际足联在48队名额分配上向“足球第三世界”倾斜,增加亚洲和非洲名额。
然而,聚焦亚洲和大洋洲的传统“亚太大区”,世界杯名额资源分配明显不均衡。澳大利亚加入亚洲后,出线压力降低,同时新西兰在大洋洲被“保送”入围世界杯。32队时期,澳大利亚“脱洋入亚”的利弊无需再追溯,但扩军后,大洋洲人口不足2500万却拥有1个直通名额,平均1.82亿人才有1个名额,大洋洲的人口配额远高于其他大洲。澳大利亚离开后,大洋洲剩下的人口仅占全球3‰,GDP占2.3%,独占1个世界杯名额,对亚洲尤其不公平。
新西兰在预选赛中对手排名都在150名之外,最低的是萨摩亚,排名第186位。相比之下,新西兰全职业球员阵容几乎是降维打击。可以说,大洋洲的一个世界杯名额几乎为新西兰量身定制。欧洲和南美不满亚洲独占8个直通名额,而实力有限的新西兰又独占一个名额,显然违背了国际足联让更多人享受世界杯“红利”的宗旨。
当年澳大利亚以大洋洲应获得1个世界杯名额为由“脱洋入亚”,避开与欧洲和南美的竞争。如今大洋洲已有1个直通名额,让亚洲和大洋洲世界杯名额资源更均衡的方案包括澳大利亚回归大洋洲,甚至将大洋洲与亚洲合并为亚大区竞争世界杯名额。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